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泌尿外科 > 肾脏 > 肾发育不全
编号:10210351
一侧肾发育不全合并其它尿路畸形42例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实用医学杂志》 1999年第9期
     作者:张丽瑜 李裕民

    单位:广州市儿童医院外科(510120)

    关键词:肾小管输尿障碍,先天性

    实用医学杂志990916 摘 要 目的:探讨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合并其它尿路畸形的发病特点,阐述定位诊断的方法和治疗经验。方法:回顾42例肾发育不全的临床资料,对该病的X线征象、合并畸形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。结果:39例施行手术,其中34例作患肾切除术,5例作输尿管移植术,疗效满意。结论:静脉尿路造影(IVU)、B超、逆行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。对患肾功能差,对侧肾功能正常者,主张作肾切除术。

    我院自1975~1998年12月,共收治单侧肾发育不全合并尿路畸形患儿42例,报道如下。

    1 临床资料

, 百拇医药     1.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中,男2例,女40例,就诊年龄4个月~11岁,平均4.3岁。病变在左侧26例,右侧16例。

    1.2 临床表现 自幼出现尿失禁,又有正常排尿功能32例,尿路感染5例,阴道口肿物膨出3例,尿道口肿物2例,腹部包块2例,间歇性腰痛1例。

    1.3 合并畸形 一侧肾发育不全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32例,输尿管囊肿5例,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肾积液4例,巨大输尿管积水1例。

    1.4 治疗结果 39例施行手术治疗,3例未作处理。作患肾及输尿管切除术34例,输尿管膀胱移植术5例,术后症状消失,效果满意。对4例输尿管移植患儿,经4~15年随访,复查静脉尿路造影(IVU),2例患肾功能有改善,2例不显影。

    2 讨论

    2.1 病因和病理 肾发育不全是指胚胎时期肾脏不能充分发育,小于正常体积的50%以上[1]。本病临床上并非罕见,根据尸体解剖资料统计,其发病率约为463∶1[2]。我院10年来尸解1320例,其中肾脏发育不全10例。肾发育不全多见于单侧,如为双侧发病,患儿常在婴幼儿时期死亡。单侧肾发育不全,如无合并其它尿路畸形,又无并发症,亦不易被发现,故临床发病率比实际发病率低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肾发育不全的病因,目前尚不清楚,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,主要是后肾胚基或后肾管发育不全所致。亦有人认为是因肾血管发育缺陷,导致胚胎时期肾脏血液供应障碍引起。肾发育不全的特点是肾异位,肾体积小,结构与正常肾脏相似,表面可见胚胎性分叶,故有幼稚肾之称。镜下可见肾单位明显减少,导管扩张,肾皮质与髓质分明,肾小球较小,排列紊乱。输尿管的长度一般正常,管腔通畅或部分闭塞,可出现末端异位及囊性扩张。发育不全的肾脏在功能上明显减退,有的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。

    2.2 诊断 单侧肾发育不全常见的合并畸形是输尿管开口异位,其次为输尿管囊肿、肾积液和巨大输尿管积水等。本病可依据临床症状、尿路造影、CT、B超和逆行造影作出诊断。

    2.2.1 一侧肾发育不全的X线征象 静脉尿路造影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,除能观察患侧肾的显影外,还可了解对侧肾功能状况,从而判断病变的性质和部位。一侧肾发育不全的X线表现:(1)由于患肾严重发育不良,功能极差,IVU表现为不显影,对侧肾脏代偿性增大,本组42例中,患肾不显影27例,占64.2%;(2)肾功能低下的患儿,显示肾体积小,向下移位,靠近脊柱,呈垂直位,或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液,本组6例;(3)患肾显影模糊或延迟显影,呈条索状或小区密度增高,形态不规则,或只见到下段输尿管显影,本组9例分别在注药后15~60分钟后显示淡薄阴影。应当指出,若一侧肾脏及输尿管不显影时,除考虑肾发育不良外,仍需注意孤立肾的可能性。本组病肾最大为4cm×2.5cm×2cm,最小如黄豆大,后者常伴有肾异位,多在第3,4腰椎或盆腔位置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2.2 肾发育不全最常见的合并畸形是输尿管异位开口。本组42例中有32例,占76.1%。朱保翰等[3]综合国内110例输尿管异位开口,其中14例伴有肾发育不全,占12.7%。我科同期收治输尿管异位开口98例,来自肾发育不全32例,占32.7%,高于文献报道。单侧肾发育不全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,多见于女孩,临床表现为不自主尿外渗,终年湿裤,伴有会阴部皮肤湿疹。异位开口在前庭者,经仔细检查后多能找到异位小孔,容易作出诊断。异位开口在尿道或阴道等隐蔽位置者,定位诊断较为困难。异位开口在尿道的患儿,可用小弯钳将尿道口张开,有时可见到溢尿的异位小孔,逆行造影可获确诊,本组3例。异位开口在阴道者,采用阴道造影的方法,利用造影剂的反流作用,显示异位的输尿管[4]。本组15例临床检查时,可见到阴道口有尿液渗出,作阴道造影检查,结果13例清楚地显示患侧的异位输尿管,从而作出定位诊断。当IVU检查一侧肾不显影或显影不满意时,应用B超可探出是否有肾脏,肾脏有无发育不全或变异的特点,同时B超能显示异位开口侧为发育不良的小肾脏及输尿管扩张,输尿管不与膀胱相连的征象[5]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2.3 肾发育不全合并输尿管囊肿,均为女性(本组5例)。临床表现为外阴部有肿物突出、排尿困难及尿路感染等。本组5例中,除2例排尿时肿物从尿道口脱出外,3例囊肿位于阴道口,这种畸形十分罕见,国内文献未见报道,3例阴道口囊肿患儿,IVU检查患肾不显影,对侧肾脏代偿增大,膀胱镜检查可见患侧输尿管间嵴平坦,输尿管口缺如。作囊肿穿刺吸出少量混浊液,注入造影剂后显示囊肿与患侧输尿管相连。有1例囊壁病理检查为移行上皮,与输尿管粘膜结构相同,手术证实为肾发育不全伴输尿管开口异位合并囊肿形成,其相应的肾脏均为异位的小肾。文献报道[6]B超检查可清楚地看到囊肿及其与扩张的输尿管相连,同时能检出直经0.5cm的小囊肿,为诊断本病提供依据。

    2.2.4 肾发育不全合并肾积液及巨大输尿管积水,临床上并不多见。前者主要是由于输尿管狭窄引起,本组4例肾积水患儿,3例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,1例狭窄位于输尿管膀胱连接处。表现为腹部包块或间歇性腰痛。IVU检查患侧肾不显影,B超示患肾体积小,伴肾盂输尿管积液,根据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作出诊断。巨大输尿管积水是输尿管末端狭窄或闭锁,输尿管全长呈节段性或局限性囊性扩张、伸长及纡曲,相应的肾脏发育不良,但膀胱的容量和功能是正常的[7]。主要症状是腹部胀大,中下腹可能触到囊性包块,腰部饱满,合并感染时出现发热,尿混浊等(本组1例)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3 治疗 一侧肾发育不全合并尿路畸形患儿,常出现临床症状,故需行外科治疗,其手术方式取决于患侧肾功能状况。若尿路造影患肾不显影或显影不满意,而对侧肾功能正常者,主张作患肾切除术。如患侧肾功能尚好,输尿管无明显扩张积液和感染者,可作输尿管膀胱移植术。本组34例作患肾切除术,5例行输尿管移植术,术后症状消失,生长发育良好。对4例输尿管移植患儿,经4~15年随访,2例术前患肾不显影者,复查IVU均未见显影。故认为肾发育不全,IVU不显影者,表明其肾功能极差,无保留价值,以切除患肾为宜。

    3 参考文献

    1 吴阶平,马永江,主编.实用泌尿外科学.北京:人民军医出版社,1991.87.

    2 施锡恩,吴阶平,主编.泌尿外科学.第2版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78.81.

    3 朱保翰,罗庭桂.输尿管口异位的诊断和治疗.中华泌尿外科杂志,1983,4(1):28~29.

    4 李裕民,黄奕宽,伍连康.小儿输尿管开口异位28例临床分析.中华小儿外科杂志,1982,3(4):196~198.

    5 徐尚恩,孔雁玲,杨启政,等.B型超声显像在小儿泌尿外科临床应用的体会.中华小儿外科杂志,1990,11:351.

    6 贾立群,黄澄如.B型超声在小儿先天性尿路梗阻定位诊断中的应用.中华小儿外科杂志,1993,14(4):202~204.

    7 黄澄如,梁若馨.先天性巨大输尿管积水16例报告.中华泌尿外科杂志,1981,2(3):160~161., 百拇医药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泌尿外科 > 肾脏 > 肾发育不全